物流企业的储运包装条码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3-05-15T04:20:01
顾名思义,零售包装条码是印制在零售包装上的条码,可用于商品在零售终端的销售,其中,EAN-13条码的使用最为广泛.EAN-13条码,如图a所示.储运包装条码是印制在商品储运包装上的条码,多数情况
商品条码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立于1988年,于1991年代表中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国际物品编码组织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涉及的编码体系和条码类型众多,在商品的储运包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条码类型是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GTIN条码分为零售包装条码和储运包装条码两类;
一是观念上的轻视,一些企业认为储运包装条码可有可无;
二是企业错误地认为印制储运包装条码需要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
在物流过程中,储运包装条码是各环节快速准确识别商品的常用介质,其对物流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零售包装条码。如果储运包装上未能印有符合标准的条码,那么极有可能在物流过程中需要进行粘贴或开箱扫码,这样不仅会增加额外的成本,而且会影响流通的顺畅性。
另外,储运包装条码属于零售包装条码的延伸,并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进行重新申请。因此,有关印制储运包装条码需要额外支付一笔不菲费用的说法,与实际不符,储运包装条码对现代零售物流至关重要,是储运包装设计时不容忽视的部分。更多关于商品包装条码的内容,请查阅相关国家标准。由于零售物流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人力散箱搬运到机械化搬运,从纸张作业到无纸化作业,从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到跨企业的供应链一体化阶段,这些变化都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储运包装的标准。小编接下来从储运包装的重量、储运包装的包装含量两个维度,对储运包装的标准加以解释和分析。
一、储运包装的重量
储运包装的重量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合理的重量,有利于保障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保障作业安全。
单个储运包装的重量过重,可能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国家标准(GB/T31002.1-2014)的推荐,结合现代零售物流的工作场景,单个储运包装的最大重量不宜超过23千克。
二、储运包装的包装含量
包装含量是指一个储运包装中包含的零售包装的数量。以图为例,图中储运包装的包装含量为6。当一个储运包装中存在二级包装时,包装含量又可分为一级包装含量和二级包装含量。以图为例,该储运包装的一级包装含量为24,二级包装含量为6。二次包装是指对原储运包装内的零售商品进行的重新包装。在大多数情况下,二次包装将一个较大的储运包装,拆装成多个较小包装含量的二级包装,目的是匹配零售终端的订货需求。拆零拣选,可以看作二次包装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现代零售行业中,一些类别的商品(如零食、巧克力等),经常出现上游流通效率和下游需求量之间的矛盾,二级包装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另外,一般来说,二级包装比储运包装更容易实现零售终端的直接陈列。从整体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与流通环节中进行二次包装相比,在生产端完成商品的二级包装,具有更强的经济性。一言以蔽之,合理的包装含量,是储运包装物流功能的重要体现。